就中醫觀點上來說,汗臭與狐臭主要是因為氣虛、實火、虛火的關係所引起,對此,胡心瀕中醫師表示,氣虛是指在正常溫度下,稍微一動就容易汗多者,與肝膽有關;實火指的是沒在動卻狂流汗、汗味重、有黏膩感,且容易有便祕、口臭等困擾,屬於濕熱者;虛火係指下午、晚上容易有熱感、冒汗或是手腳心容易烘熱者,屬於肝腎陰虛,主要是長期食用辛辣食物、晚睡所累積而成的。
流汗、悶熱 恐使慢性皮膚症狀更嚴重
夏季除了要擔心黴菌孳生外,還有慢性皮膚病者搔癢症狀會加劇,以及痤瘡惡化兩種問題也容易找上門,第一慢性皮膚病者,例如:因過敏性體質所產生的異位性皮膚炎,不管哪個季節都可能會發作,尤其是溫差大的時候症狀會更為加重,所以,有這種體質的人,建議待在溫溼度恆定、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,以免因悶熱、流汗,在皮膚皺折處產生紅腫及搔癢進而惡化。
第二痤瘡也就是俗稱的青春痘,夏天時因油脂分泌旺盛,造成毛孔阻塞而容易導致挫瘡惡化,所以,此時生活作息更應正常,除了要避免刺激性與油炸類食物外,個人居家護理也很重要,隨時保持肌膚的清潔與乾爽更是不容忽視,這樣才能真正杜絕黴菌的孳生與感染。。
謹記預防五撇步 拒絕皮膚病上門
最後,廖怡貞醫師也提供了五點預防皮膚病的居家小撇步,幫助民眾在夏天裡,拒絕皮膚病找上門:
1)不穿太過貼身的衣物,如太過緊身的內衣褲、不透氣的牛仔褲等。
2)運動或流汗過後儘量能沖個澡,並立即擦乾且換上乾淨衣物以保持身體乾爽。
3)女性上班族若情況許可,能穿涼鞋能減少足部悶熱的機會;男性則盡可能穿五趾襪以保持足部乾爽。
4)穿包鞋的時間不宜過久,洗完澡後務必用毛巾將足部擦乾、避免指縫潮溼,可預防香港腳。
5)黴菌感染有很強的傳染性,若本身有皮膚症狀或疾病的人,衣物應該與家人分開洗、拖鞋分開穿,避免傳染給其他人。